2013:工程机械迈入理性的非凡一年

2014-01-08 559 0
核心提示:连续近3年的行业相对低迷,使得经过几十年风顺并快速发展的工程机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低谷。如果说从2011年到2012年的一年多里,

 

连续近3年的行业相对低迷,使得经过几十年风顺并快速发展的工程机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低谷。如果说从2011年到2012年的一年多里,工程机械行业的低迷还属于业界没认清形势,存在对新的一年有很高期待的话,那么,2013年虽然有报道说行业略好于去年,但延续的低迷仍给庞大的工程机械产业以不可掩饰的重创。市场的疲软、产能的过剩及其竞争的激烈,使得工程机械行业不得不进行一番深入思考,进而在反思中总结,在冷静中迈入理性,这,就是2013的非凡,就是2013对工程机械行业的“特殊贡献”。

2013年的非凡,就在于它让工程机械行业认识到行业的发展并非总是一路高歌 

应当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和发展已有了62年的历程。伴随着共和国的前进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机械行业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市场中,国产工程机械已经成为主力,从而结束了进口设备一统天下的历史。不仅如此,我国工程机械还步入国际市场,每年的出口额在不断增长。这一路走来的62年,中国工程机械基本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地覆天翻。然而,正是走顺了的工程机械行业,忽视了经济与市场规律,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国家四万亿刺激性投资给了行业莫大利好而对形势不自觉,对行业发展不知忧,竞相扩张,最终因国家宏观经济收紧,政策调整突遇冷风。即便2011年冷风初临,业界依然认为是暂时,直到2013仍未见根本好转,才意识到行业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不适应,明白了行业发展并非总是“所向披靡”,而主要由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大气候所决定。

2013年的非凡,就在于它让工程机械行业认识到行业的发展并非仅是产能制胜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从而刺激了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因一路发展的顺利而导致企业忽视创新升级,都忙于加大投入生产。日益疯长的扩能,再加国外企业的进入,结果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使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也引发诸如产品技术雷同、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导致价格上的恶性竞争等问题。产能过剩还特别体现在销售竞争的白热化,各生产厂商为实现预期不惜降低门槛,漠视客户信用,导致恶意欠款客户缺失诚信,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带来资金尤其是现金流危机。这一切,倘若不是产能严重过剩,而是供不应求,是决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整个2013年依然饱经产能过剩带来的艰难与困惑,让工程机械行业深刻感受到盲目扩张产能的伤痛,受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制约,产品尤其是中低端产品产能越大就越糟糕。

2013年的非凡,就在于它让工程机械行业认识到行业的发展取决于质量与素质  

应该说,这两年市场的快速变化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严重的产能过剩给我们的经营带来较大困难,造成产品库存增大、资金紧张、效益普降,行业下行。这种状况促使行业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的进行理性思考、调整战略思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后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实力迅速增强,但遇冷受挫说明整个行业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行业,经历还不够丰富,产品还不够高端,与工程机械强国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应对风险、抵御大风大浪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机制上还存在很大不足。2013年市场持续不见好转的经历,无疑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它揭示行业发展的根本不在量的扩张,而是质的突破,是整个行业内在质量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总之,2013的非凡就在于它让工程机械行业从此理性认识到:企业如何练内功、强素质、攻高端,如何打造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百年老店,打造国际化的高品质企业是我们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经济转型提质、稳中求进已成定势的大环境下,在工程机械行业今后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握行业发展大局,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自主创新,着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一些表面的指标。如此,我们就能避免大的波折对行业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行业高地,进而确保工程机械行业长期稳定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吴越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9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