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基础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办法

2015-07-07 436 0
核心提示: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桩基础的作用是将浅层土层难以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或岩层上,或将上部软弱持力层挤密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进而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的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高层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高层基础往往采用桩基础,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对于保证安全,节约投资、降低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建筑用地紧张,随着建筑用地日渐减少,建筑用地需求量却日益增加,这就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各种桩基础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桩的种类、桩基形式、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桩基已成为当今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上部结构的荷载越来越大,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桩基础的应用则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果。

  一、桩基础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桩基础偏差过大

  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包括:测量放线偏差,沉桩工艺不良,例如桩身倾斜导致竣工桩位出现大的偏差。桩位偏差较大,原本设计的承台尺寸无法满足规定的构造需求,这可通过扩大承台的方法处理。

  2.断桩

  造成断桩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复杂的地质构造。管桩的持力层通常会选在强风化岩层中。当淤泥层或软塑层直接覆盖在基岩上,并且基岩表面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岩层都较薄,有的甚至缺失。在这种“上软下硬,软硬突变”的地质构造下打桩,管桩迅速穿过软覆盖层遇到坚硬的岩层,阻力加大,使贯入度突然降低,同时由于软覆盖层对管桩的阻力较小,锤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桩身,致使桩身容易断裂。而其它如桩体倾斜度过大、桩堆放、运输、起吊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得当、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较大,锤击产生的弯曲,桩细长且遇到的土层较硬等都可能造成桩的断裂。

  3.短桩

  短桩现象常常发生在基岩埋深比较浅,埋深相差较大而且基岩比较薄的情况下。这种地质构造不但给配桩带来很大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到桩的最终承载力。管桩在施工时,尽管已按照设计要求的收锤标准收锤,但是桩长太短,在最后的承载力检测中不符合要求。经过反复施打有些管桩甚至还能进土十几厘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桩入土桩长比较短,而且入岩浅,锤击数不足,基岩易风化,导致桩端的持力层被破坏,造成桩端的承载力下降。

  4.桩偏位及倾斜过大

  1)预制桩所用材料的质量较差,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2)所安装的桩机不正,桩架不与地面垂直;

  3)桩帽、桩锤、桩身的中心线未能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4)桩端遇坚硬的障碍物或石子;

  5)桩距离较小,打桩顺序不当会产生强大的挤土效应;

  6)基坑土方施工不当。

  二、处理方法

  打桩的时候,如果遇到质量上的问题,施工单位不要自行处理,应当及时报监理或业主,然后通过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研究、分析,进而作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给出修改设计方案。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满足安全可靠,施工期短,经济合理等特点,还要对未施工部分提出预防和改善措施。还要考虑到事故处理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质量及后续工程的影响,比如在事故处理中采用补桩的处理办法,是否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及较低的邻近桩等。事故应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桩基础问题的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具体方案进行技术比较,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并且施工方便的方案。具体的处理方案要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常见的处理方法有:补送结合法、补桩法、纠偏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1.补送结合法

  当打人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形,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对存在疑点的桩补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顶紧,使其具有一定的纵向承载力;接下来,适当补打一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来补足整个基础纵向承载力的不足,二来使补打的整桩甚至可承受地震荷载。

  2.补桩法

  可采用下述两种方式:1)桩基承台前面补桩。当桩间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2)地下室或桩基承台完成后再补静压桩。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利用地下室或承台的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操作方便,设施简单,不延误工期。

  3.纠偏法

  此法适用于桩身已经倾斜,但尚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的情况。具体实现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

  4.复合地基法

  此法是利用桩和土相互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的修改,目的在于提高其承载力,使其有效地分担桩基荷载。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实,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2)桩之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不能够打到设计要求时,可以采用在桩之间土中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

  三、结论

  我国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们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出发,加强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加以改进,同时在施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在具体施工开始后加强监管,防止一切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发生,从而提高桩基础施工管理水平。桩基础施工质量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因此在桩基础施工时,无论遇到哪些意外,都应及时通过业主、监理联系设计部门进行修缮。

  参考文献:

  [1]张跃川.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2.

  [2]邓南,黄上进.汕头地区小高层复合桩基工程初探[J].广州建筑,2009,5.

  [3]杨克己.实用桩基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3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