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所有建筑物都是建在土地之上,以牢固的地基为根本。地基是由土地岩石构成,是属于土地的一部分,而非建筑物的一部分;基础是一个承重构件,将地基上的承载重量传递给下部分。牢固、稳定的地基,是房屋建筑安全稳定、长久屹立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地基基础施工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横跨面积大,从南到北因环境不同,其地质条件也大不相同。我国常见的土地类型有盐碱地、冻土地等,常见的地形类型有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山地多伴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地基基础动工前,要充分了解和勘察当地的地质环境,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既要分析所处土地类型,又要了解周边的地质状况,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排除在外。
1.2工程的连锁性。建筑施工是一项整体、系统的工程,并非某一阶段工程完成便能检查出是否存在问题,而往往是后一项开始了才能发现前一项的问题。为杜绝潜在问题的威胁,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在每项工程结束后,下一项工程开始时,及时对上一项工程展开细致检查。工程的连锁性相对比较繁琐,但却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1.3多发性。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房屋倒塌现象十分严重,楼脆脆、楼歪歪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大多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当所致。由此可见,把好地基基础质量关,对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着眼全局、从小处着手,把好质量关。
1.4重要性。地基时深埋地下的工程,之于建筑本身而言是其根基,是建筑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撑。地基不稳是导致建筑坍塌的重要因素,加强地基稳定性施工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地下工程,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返修,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同时也会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和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地基基础在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性。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强夯法、注浆法、预压法等。(1)预压法。在建筑建设前,根据施工地址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施加压力,积极排除工程所在地地质中的一切不利因素,以此确保地基能够满足对建筑物的承重,通过预压处理能够有效排出土壤内部的气体、水分,常见的预压法有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等等,前者通常用在地面之下的地基施工,通过设计竖井来确保土体中的水分能够全部排出,从而获得最佳预压效果;后者则通常用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把其中的软土换成质地较硬的土体,可以是砂石等等,再实施预压,以此夯实地基,提高其承受重量的能力,预压法能够极大地控制地基沉降。(2)强夯法。这一地基施工方法的实施前提是要做好数据调查,也就是要对施工地基的各种数据做出细致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强夯的方法。第一步要对地基场地实施预压、平整处理,再根据已经调查好的数据资料依靠实验的方法来定位夯点。如果地基土壤中有较多的水分,应该引入竖井排水法排除水分,也可以采用砂石填充法来解决问题,预防强夯中的下陷问题,为机器的正常工作运转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强夯法应该从四周开始向中间逐步开展,这样才能减少场地再次平整带来的麻烦。强夯过后,施工场地得到了有效平整,为了提高夯实质量,应该再开展再一次夯击,具体的夯实顺序体现为首先实施深层土牢固,再实施中层土牢固,末尾实施表层土牢固。当所有的牢固工作顺利完成后,可以启动夯锤再次进行夯实,确保整个地基能够平衡地受力,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3)注浆法。在注浆前,首先需要对钻孔点实施科学定位,并深入、细致地检查钻孔的深度,从而得出注浆的调配比例,在实际注浆进行中,必须根据预先定好的钻点以及孔的深度来打孔,再把合适容量的浆液注入孔内,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减少漏孔、浆液溢出等问题的出现,为日后复查提供便利。同时,在钻孔注浆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到土地承受压力的能力,要确保所注浆液量在土地可承受范围内,当临近地区同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土质有着巨大差别时,则需要首先对渗透性强的土体实施加固。在注浆过程中,为了防止浆液溢出,应该在先对土层土方进行硅化加固,而且要在上方添加厚达1米的自然土,或者添加素土来进一步夯实。同时,要特别关注的是,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随时抽检浆液性能、调配比例等等,保证注浆的孔位、顺序、孔深、压力值等同事先的登记调查保持一致,确保施工过程达到科学、标准和设计要求,这样才能全面确保注浆施工质量。
3.加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
3.1合理设计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合理的实际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是加强土建基础施工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为了能够合理的设计土建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相关人员首先应该掌握土建基础工程的前期勘察包括内容,并对报告中所提供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的分析,其中要重点分析地基的承载力,并以其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从而计算出土建基础实际的土压力。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要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当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时,如果土建地基的类型属于天然地基,则需要对土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进行科学性的复核,如果出现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避免对建筑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还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2准确勘察土建基础工程施工的地基。土建基础工程施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为了确保土建基础施工的质量,必须对土建基础工程进行准确的勘察。通过勘察,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土建基础地基的地质水文情况,并根据勘察数据做出工程勘察报告,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对土建基础施工造成的破坏。为了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勘察技术以及先进的勘察设备,其次还要对勘察数据进行复核,让不同的部门或者人员不同时间对土建基础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从而为土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土建基础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也要同时进行,勘察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跟随土建基础工程施工的尽心而同步进行的,随时对土建基础地基进行勘察,能够动态观察地基的变化。
3.3合理选择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地基类型。土建基础作为整个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了整个建筑的压力,而土建地基则承载了包括地基及其上部建筑的全部压力,所以合理的选择土建基础地基对于确保整个土建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在建筑物竖向体系向地基传递受力时,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无法到达相关要求的标准,此时就需要采用独立性的建筑基础;如果建筑的地基比较松软,但是建筑物有比较高时,就需要采用能够有效扩大地基接触面积的筏形地基,如果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的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建设水平。因此,必须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从而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泉,李声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83.
[2]王佳莲.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11:50.
[3]顾谦.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和加固技术探析[J].建筑施工,2014,08:915-917.
[4]刘永林,郭跃.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