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下方拟规划建人工河

2013-05-13 154 0
核心提示:北京的未来防洪格局是什么样?昨天,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防洪排涝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在北京的东、西两个方向,建设两条地下


北京的未来防洪格局是什么样?昨天,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防洪排涝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在北京的东、西两个方向,建设两条地下河。两条地下河联系起多条河道和地面上的公园等场所的水系。如此,一旦北京市遭遇局部暴雨,地下河将东西调整,地下连通,形成一个地下水网。

“地下河并不是天方夜谭,城市发展到今天,我们北京市防洪系统不能东补一点,西救一点,要立体全面,放眼未来,未雨绸缪”。该内部人士表示,两条地下河将建在地铁下方。

防洪面临新困难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防洪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要应对极端天气,随着北京城市人口的增多、路面硬化等问题,即便是遇到同样的降雨,但最终形成地面径流系数高,原有的河道难以全泄洪水,另一方面,北京城区河道随着多年的建设挖掘,已经无法再扩大,这样河道承载的洪水量也是有限的。此外,比如防汛预报、预警及决策系统,还难以及时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和工情,不能做到实时决策指挥。还比如防洪预案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加强。防汛社会化动员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防灾减灾信息发布也有待提高。

对于现阶段启动防洪规划的编制,该官员表示,通过编制防洪排涝规划,我们要采用防渗蓄排的方式,通过点面治蓄、管网收排、河道畅泄、地下廊道的联调等综合措施,在北京市中心城形成多点一网,两纵四横的防洪格局,最终实现雨水收得进、排得出、流得畅、用得上的格局。

北京规划建两条地下河

对于“地下廊道”的说法,有关内部门人士表示,目前的初步规划是,建议北京市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地下河。据了解,北京市防洪排涝规划大纲现在已经完成。而其中众多技术人员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将在北京城东西两个方向建设两条“地下水廊道”。两条地下河,西边的一条是从西郊砂石坑开始,横穿丰台区的新开渠上游,然后横着走,到水崖沟,一路沿着海淀丰台以及西客站上游地区,最终连上永定河。另一条地下河把清河、坝河、通惠河连通,甚至地面上的朝阳公园等也将联系起来。

对于规划是否可行?有关人士表示,规划并不难实现,这是解决北京市防洪问题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做法。目前香港已经在建设,地下直径四米二左右,直接将雨水排到香港的海里。而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有地下河,甚至有的国家地下河还能划船。我们的规划是,北京这两条地下河建设在地铁下面,直径4米到7米左右。


地下河有助实现雨水利用

据介绍,北京市将启动应对雨水的一系列改造工程,最终实现雨水“收得进、排得出、流得畅、用得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北京市下大雨,局部强降雨,比如房山雨很大,但东边下得很小。有了地下河,西边的水流到别的地方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把雨水留住了,我们能用上雨水了,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的城市,这是非常好的办法。

北京市防洪排涝规划的相关规划参与者表示,如今北京市河道无法再高再宽,但人口无限膨胀,建筑区不断扩大,这样的一个格局,伴随耕地少、地面径流高、排洪通道减少等现实问题,必须要拓展思维,另辟新径。前些年北京的水资源短缺,可能也就是一两年遇到一回暴雨,但7·21暴雨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我们要未雨绸缪,平时就要重视防洪功能建设。因此有了建设地下河的设想。

对于所需资金,该人士表示,规划做完了,政府批了,很多工程,责任主体都要行动起来,比如北京市正在弄一个水务投资平台,资金压力大但有了这个平台创新投资体制,以前很多实施不了因为资金问题的,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筹集资金,但是工程需要很多部门付出努力。

声音

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

北京有建设的必要性

昨天,北京市政协委员、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则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北京市有必要建设这样的工程。张彤表示,任何一个项目论证其是否可行,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于现阶段的北京市来说,城市快速发展,人口膨胀,必须要考虑多种方法来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但是这个“地下河”的想法,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论证,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公示出来,然后逐步修正,让方案更加科学可行。

张彤强调,包括地下河的走向,什么样的一个路由,此外地下河的安全系数等等,要准备多种方案供专家和技术人员论证。当然,成本高等实际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但她认为,是否要建设首先要看必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市具备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地下河规划非常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地下河的规划非常好,尤其是解决降雨不均,局地降雨问题。7·21那场暴雨是房山雨大,如果雨水集中在西山,北京西高东低的地势,西山的雨水将倾泻进城,那样带来的灾难将远超7·21,城区可能将被淹,后果难以预料。如果建设地下河,将有利缓解雨水收排的难题。

清华大学教授傅涛

建设成本须首要考虑

清华大学傅涛教授认为,建设地下河的成本过高,这个是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给出了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李京说,如果设计得好,当然是可行的,比如很多国外也都有这种地下河道,也就是相当于地下管道。通过这样的地下大水管道把雨水排出去。但李京同时提醒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北京地下管道的复杂性,所以建设之前,地基肯定要想好了,做好设计,第二个问题可能要考虑,一旦北京再发生洪水,这个地下河道的出口在哪,尤其是那些地势低的地方。第三个是北京如果遇到大的雨洪水,把地面的东西冲到地下,要考虑垃圾的定时清理,不能影响河道的流畅。要做到每年的洪水季节前,一定要清理干净。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是成本问题。因为北京地下工程很多,地基很深,如果地下河道挖得特别深,肯定成本高,所以如何花钱,如何用钱,如何省钱,这些都要在做规划时,要提前想好思路,做好设计。


背景

7·21后北京更重视防洪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7·21之后,北京市的治水,可以说要解决的重点有侧重,比如前些年,北京连续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而政府的资金是有限,我们就要解决最紧迫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比如建设应急水源地,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从河北调水满足市民需要等。实际上北京的缺水是很紧迫的,但是老百姓却感受不到危机。如果在别的国家,可能这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早就停水、断水了,但是北京市民还是照常用水。经过过去这些年的努力,随着2014年长江水进京,北京水资源短缺基本得到缓解,这样防洪的问题,确实是应该加大投入。没有大投入,再来一场暴雨,就很难说有多危险了。

有关人士表示,现在“一桥一策“这些都是临时的措施,就是每个桥下挖个水坑,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系统的规划,只有这种措施是有效的。

  • 点赞(0
  • 反对(0
  • 举报(0
  • 收藏(0
  • 分享(12
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